商品别名 |
展览,拍卖,出手,鉴定 |
面向地区 |
品牌 |
其它 |
|
材质 |
其它 |
摆挂形式 |
摆饰 |
表面工艺 |
印刷 |
尺寸 |
80*38cm |
风格 |
田园 |
工艺 |
雕刻 |
是否可定制 |
是 |
适用场景 |
家居 |
纹饰图案 |
楼阁亭榭 |
造型 |
动物 |
藏品需要鉴定出手的可以联系杨总:166 7533 3164 :188 139 159 10
元青花梅瓶瓷器
元代梅瓶造型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特别是景德镇生产青花梅瓶为明、清梅瓶的造型延续奠定了基础。此时的梅瓶又是恢复到北方梅瓶的原有风格,只是肩、腹、足等部位变粗,口部工艺细腻,这一时期的器物以江西省高安窖藏的青花梅瓶与河北省保定市窖藏出土的青花八方梅瓶为代表,同时还有现藏江西省扬州博物馆的蓝釉白龙纹梅瓶。在造型的变异方面元末明初梅瓶出现特有的圆肩束胫式样,其代表有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元代龙泉窑刻花带盖梅瓶和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洪武青花“春寿”云龙纹梅瓶。
从纹饰上看由上到下,一层口沿处:饰波浪纹。此类纹饰由飞龙和飞云组合而成。龙和飞云首尾呼应,线条流畅,布局合理,从现存世的元代直到清代的大部分青花罐类器物来看,底层纹饰都是与主题纹饰有明显界限的,程式化比较明显,绝大多数都是和肩部纹饰上下呼应的莲瓣纹,而这件青花瓷器的云和飞龙没有明显分界,画面布局不拘一格。两只游龙奔腾在飞云之上,似在怒目追逐,又似在并驾齐驱,两部分纹饰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藏品需要鉴定出手的可以联系杨总:166 7533 3164 :188 139 159 10
这种常饰于古代龙袍、官服下摆的吉祥云纹样,被窑工们加以艺术加工后,被广泛的运用到瓷器的装饰上。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藏元青花双耳牡丹纹罐、安徽省蚌埠市明汤和墓的元青花双耳花卉纹盖罐以及在2005年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人民币约2.3亿成交,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高拍卖纪录的“鬼谷下山”纹青花罐都是以这种装饰颈部的,并且风格、画法均如出一辙,应是当时比较流行且成熟的画法。
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青花梅瓶。青花梅瓶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以元代景德镇青花青花梅瓶为。
元青花梅瓶历代瓷器多以小件为精,只有元代青花瓷例外,有越大越精之趋向,这可能跟元青瓷外销的主要目的地——中西亚地区人民习惯较大的器型有关,并且随着元代制瓷技术提高,才可以制造出硕大仍不失精美的器物,在市场上,元代青花瓷器的价格多以造型、纹饰的发色以及画工品相等等为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大件的元青花瓷器在国际拍卖会上以400万至700万港币左右成交的记录不少,至于成交纪录达到1500万港币也有,不过那是少数的特例。
藏品需要鉴定出手的可以联系杨总:166 7533 3164 :188 139 159 10
在国内的拍卖市场上,的一件是2002年6月23日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的元青花莲池水禽松竹梅纹碗,以950万元成交,是目前为止的价。从1994年至今拍价上百万元的元青花瓷器数量不到10件,这跟明清时期的青花价位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不能由此草率得出元青花的市场不如明清时期这样的结论,因为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还是元青花瓷存世的数量不多,一旦有器身高大平稳、纹饰华美大方、风格庄重古朴、器型别致完整的元青花在市场上出现,必定是的拍品。
元青花之所以具有收藏价值,是因为它出现于宋代瓷器生产的高峰之末,上承宋瓷,下启明清瓷,在烧制方法上有了突破——采用釉下彩技术,即在瓷器上作画,然后盖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花纹呈蓝色,在洁白的胎体烘托下,有明净素雅之感。因为图案在釉下,所以褪色;同时,元青花瓷器上的画多为花鸟草虫,人物形象非常少,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这是我国制瓷工艺上的重大突破。
元青花一直受到国内外艺术品投资收藏家的青睐,身价屡攀新高。2005年7月12日,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香港古玩国际拍卖控股有限公司以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拍出,成为亚洲艺术品中的天字号,震撼了国内学术界、艺术品收藏界和投资市场。
藏品需要鉴定出手的可以联系杨总:166 7533 3164 :188 139 159 10
最近来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