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收藏品>古玩收藏品>从康熙珐琅彩瓷的瓷胎来鉴定瓷器 免费发布古玩收藏品信息
广告
热门浏览

从康熙珐琅彩瓷的瓷胎来鉴定瓷器

更新时间:2019-01-14 09:14:08 信息编号:248364079
从康熙珐琅彩瓷的瓷胎来鉴定瓷器
  • 面议

  • 河南胥藏文化

  • 康熙珐琅彩

  • 河南胥藏文化,珐琅彩出手,珐琅彩的行情,珐琅彩的价格

分享

详情介绍

从康熙珐琅彩瓷的瓷胎来鉴定瓷器

商品别名
河南胥藏文化,珐琅彩出手,珐琅彩的行情,香港金字塔
面向地区
全国
品牌
河南胥藏文化
材质
康熙珐琅彩
摆挂形式
摆饰
表面工艺
喷绘
尺寸
80*38cm
风格
中式
工艺
纯手工
是否可定制
适用场景
各种场所
纹饰图案
山水花卉
造型
植物
康熙珐琅彩瓷的瓷胎

康熙时期的瓷胎画珐琅彩直到末期依然没有制作成熟,主要原因应与画珐琅制作技术有关,例如上文提到五十五年进京的潘淳,五十八年进京的陈忠信,虽然都能烧珐琅,但仅指铜胎、玻璃胎而言,

瓷胎珐琅尚属宫内,前无它例。因此以该时期技艺,画珐琅可绘制在紫砂、铜胎、玻璃胎上,难在瓷胎釉面上附着成功。紫砂胎类似于瓷胎素面,与珐琅釉结合理论上较合理,因此康熙时期的瓷胎画珐琅基本用“里有釉外无釉”瓷胎。如果大家总览康熙朝珐琅彩瓷,会发现除磁胎画珐琅菱花盘外,不再见画珐琅彩直接施于釉面(该器因为利用永乐瓷,表面原本带釉。)


(1)康熙时期“御制”与“年制”款的使用区别

康熙官窑瓷早期因御厂瓷器制作不理想而不落康熙款,直到制作达到一定水准时才开始落“年制”款。从现存康熙官窑瓷来看,“年制”款是由工部在景德镇御厂制作的官窑瓷,基本属“部限”瓷,该类瓷使用范围较宽,包括宫内日常、观赏、赏赉用等。而“御制”款则宫内造办处制作的画珐琅(包括铜胎、玻璃胎、紫砂胎)。从现有存世品来对比发现,即使宫内造办处制作的掐丝珐琅也使用“年制”款,而不落“御制”款。造办处制作的瓷胎画珐琅与御厂制作的官窑瓷相比,前者难度大、成本高、相对珍贵。特别是珐琅作的画珐琅属于新兴技术,与明朝就开始盛产的掐丝珐琅相比,存在一定感。因此可看出:落“御制”款器物明显在制作水准上优于“年制”款,使用级别也较“年制”款高(仅就康熙朝而言)。


(2)康熙珐琅彩瓷的器型

由于康熙时期尚属瓷胎画珐琅研究制作时期,因此康熙瓷胎画珐琅造型相对较少。现在已知的康熙瓷胎画珐琅器型有:

1.菱花盘(永乐窑);

2.碗;

3.杯;

4.小盖盒及其它。


(3)总结

由于康熙时期是清代珐琅彩瓷的初创时期,不论是在彩釉、造型,还是制作技术上都存在的局限性,因此康熙珐琅彩瓷的种类与雍乾相比都显得略微单调。

珐琅器鉴定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对文献史料的考证;二是科学的检测手段;三是通过时代风格的比较来鉴定。前两种方法较复杂,常用的是第三种。时代风格比较鉴定一般着重考察款识、胎骨与型制、纹饰图案和珐琅釉料等几个方面。

1.款识

现存明清二代掐丝珐琅器的款识形式归纳起来,大致有铸錾、掐丝和刻款三种。明宣德时期珐琅器的款识形式有铸錾款、双勾款、和珐琅釉烧成三种。款识书体有楷书和篆书两种,其中以楷书占绝大多数。字数有“宣德年制”、“宣德年造”四字款和“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款识排列形式有直单行、直双行、直三行和横排。这一时期的款识位置有的在器底,

也有的镌刻于器物的口沿、盖沿或内边缘处。款识书体庄重隽秀,与同时期的金属器和瓷器款识相似。明景泰款因伪款太多,目前尚不能确定哪种款识可作为标准款识。但铸錾款、篆书款、仿宋体款以及双龙环抱款均被认定为伪款,可以排除。掐丝双勾款和阴刻款,目前有的研究者认为可作为景泰真款,但也只是情理逻辑的推论,尚不能枉下结论。

明嘉靖款为刻阴文直二行“大明嘉靖年制”楷书六字款。明万历时期掐丝珐琅器的款识为双勾掐丝款(有的字内外填充珐琅釉),字数均为“大明万历年制”或“大明万历年造”六字楷书款。尤其以某年造为这一时期所特有的款识语气。字的排列顺序为直单行、直二行或横排。清代掐丝珐琅器的款识多种多样,制款方法有铸錾,有刻,还有镂空款等。款识书体包括楷、篆、仿宋等(仿宋体始见于乾隆时期),其中以楷书居多。字数有四字和六字。框栏形式多为正方框和长方框。


2.胎骨和型制

明清掐丝珐琅器胎骨和型制方面总的趋势是:明代早期胎骨略厚,中晚期日趋减薄。清代从康熙时起,胎骨厚重坚实,到清末减薄。明代器物掐丝常有断裂现象,而清代由于铜质精纯并提高了烧制和打磨技术,这种现象基本消失。明代器物镀金较薄,常有磨脱现象,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镀金厚重,镀金技术远胜于明代,至今器物的镀金仍光彩照人。

明清二代掐丝珐琅器体积和型制从小到大,从简练到复杂,从陈设、祭祀到观赏实用。

3.纹饰图案

明清两代掐丝珐琅器的纹饰图案品种繁多,也经历了一个有简练到繁缛的过程。以缠枝莲纹为例,元末明初疏密有致,大花大叶、枝蔓伸展坚强有力,全部单线勾勒图案线条。枝叶呈串联状,并点缀数朵盛开的花朵,花朵饱满,花瓣短而肥腴,花心常呈桃形。明中晚期开始以双线勾勒轮廓线,布局趋于繁缛,但仍保留某些早期余韵。缠枝莲的花瓣趋于尖瘦,花心常呈“圭”字形或如意形。清代的缠枝莲纹枝蔓弯曲,布局繁密规整,图案性。基本以双线勾勒轮廓线,明代那种洒脱的韵味不复存在。

4.珐琅釉料

元末明初的掐丝珐琅器釉质细腻,色调,鲜艳明快,具有水晶般透明感。通常以浅蓝色作地,间饰红、黄、白、绿、紫、深蓝等色釉。从明宣德晚期开始,釉色略显灰暗,光泽度降低。这一时期的掐丝珐琅器地色除浅蓝色外,宝蓝色应用广泛。到万历年间,更出现了淡青、白等中间色地。珐琅色釉有所增加,新出现了赭、豆青、松石绿等色釉品种。

清代的珐琅釉料品种丰富,所用色釉达几十种之多。但其

有一个共同点,皆不透亮。

珐琅釉料的另一特征是表面沙眼现象,是由于硼酸盐含量过高以及烧制过程中的氧化还原作用所引起。工匠们常用“蜡补”的方法来补救,即用石蜡加入色粉制成色蜡,填充于沙眼之中。到乾隆时期,经改进工艺,杜绝了沙眼现象。

景泰蓝以它那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绚丽的艺术风采,在世界掐丝珐琅工艺中树一帜。那些仿制的似是而非的景泰蓝赝品,无论在材料、质地还是艺术风格上均无法与明清制作的掐丝珐琅器相提并论。只要熟悉掌握明清掐丝珐琅器的制作、材料和艺术风格等特征,一望便可断定其真伪。

掐丝珐琅器的作伪方法

了解掐丝珐琅器的作伪方法,便于我们在鉴定时观察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虽造假者可能也知道应该特别注意哪些方面,一定会刻意模仿,但限于条件,制作时难以达到满意的结果,这就留下了可以被我们识破的痕迹。从传世品以及目前巿场上所见的作伪珐琅器,其方法多种多样,作伪水平也参差不齐,主要有以下几类:

(1)款识作伪 -

这在掐丝珐琅器作伪中较为常见,北京故宫博物院上百件假冒明景泰款掐丝珐琅器就是典型的例子。款识作伪的手法主要有加款、改款和仿款三种。加款是指在旧有的无款掐丝珐琅器上,加镌所要假冒的纪年款,譬如镌刻"大明景泰年制"之类。改款是指在完整无缺的掐丝珐琅器上,将原款识挖去,然后嵌入所要假冒的纪年款。仿款指在新仿制的掐丝珐琅器上,同时做上所仿器物的纪年款,以冒充该时代器物。

(2)釉料作伪

珐琅器是以珐琅为釉料的,但这种釉料成本较高,又较为难得,造假者就用其他材料假冒。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披露有人用替代物冒充珐琅料制作伪品之事。"所谓伪制者,不以珐琅,而以他颜料代之也。其伪制方法:先将铜器制就,再用铜丝圈作花纹,以颜色填入而烧之……惟色中须略掺油烟土 ,斯烧成之后,乃能有砂眼。"赵汝珍认为"作伪之术由来已久,巳成为社会上的一种特殊之职业,虽受骗者不少,然因此赖以为生者亦有多人……但为人道计,似不便直接揭穿以剥夺彼辈一线之生机"〈赵汝珍《古玩指南全编》,北京出版社1992年,第233页),因而未直接明说是用石蜡混合颜色粉冒充珐琅料,实际上此法原系宫廷珐琅工匠们为弥补砂眼之缺陷而发明的一种方法,却被别有用心者用来造假。

(3)加配作伪

加配作伪一般有拼配、修配、补配等几种形式。拼配是指将不同时期、不同则各,或同一时期不同器物的掐丝珐琅器,重新拼配成一件新的器型。修配指将一件基本完整的掐丝珐琅器,加上一些简单的镀金饰件等。补配指在一件原本完整无缺的掐丝珐琅器上,经过重新设计,添加一些诸如耳、环、足等附设件,再经过烧制,成为一件新的器物。典型例子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元代掐丝珐琅兽耳三环尊,清康熙年间被补配成"大明景泰年制"的仿冒品。另一件明初掐丝珐琅朵花活环瓶,其口 、足、双耳环均为清代所补配,足内"景泰年制"款亦为清代伪刻。

相关推荐产品

留言板

  • 河南胥藏文化珐琅彩出手珐琅彩的行情香港金字塔珐琅彩的价格
  • 价格商品详情商品参数其它
  • 提交留言即代表同意更多商家联系我
河南胥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从康熙珐琅彩瓷的瓷胎来鉴定瓷器”详细介绍,包括河南胥藏文化价格、型号、图片、厂家等信息。如有需要,请拨打电话:18595699453。不是你想要的产品?点击发布采购需求,让供应商主动联系你。
“从康熙珐琅彩瓷的瓷胎来鉴定瓷器”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留言询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