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收藏品>古玩收藏品>方孔钱的始祖---秦半两 免费发布古玩收藏品信息
广告
热门浏览

方孔钱的始祖---秦半两

更新时间:2019-04-08 14:10:50 信息编号:268893184
方孔钱的始祖---秦半两
200≥ 1枚
  • 200.00 元

  • 其它

  • 其它

  • 方孔钱,始祖,秦半两

分享

详情介绍

商品别名
方孔钱,始祖,秦半两,货币
面向地区
全国
品牌
其它
材质
其它
摆挂形式
摆饰
表面工艺
印刷
尺寸
80*38cm
风格
田园
工艺
雕刻
是否可定制
适用场景
家居
纹饰图案
楼阁亭榭
造型
动物

方孔钱的始祖---秦半两

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巩固中央集权制, 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政策,同时也对币制作了重大改革:废止战国时期各国流通的刀形、布形、环形等形式不一、单位各异的各类铜币,使用外圆内方的秦“半两”钱,从此,中国铜铸币有了一个统一的形式,方孔铜钱在中国历史上相沿使用了两千多年,直至清光绪年间(1875--1907年)机制铜币问世,才走完了它的里程。
“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秦始皇在货币上的大一统,还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秦半两”奠定“圆形方孔”的古钱币造型。“圆形方孔”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秦半两”青铜币以“圆形方孔”为货币造型,方孔代表地方,外圆代表天圆,“圆形方孔”即象征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这是一种普遍容易接受的观点。但也有人认为,圆形方孔是生产、加工的需要,是便于携带、流通和储藏的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科学的制式)。青铜币上的“半两”二字为小篆文字,是由秦国的李斯所题写;它表示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故称“半两钱”。
方孔圆钱早出现于战国,但制造简单,有孔便于穿挂。在战国的方孔圆钱中,属于燕的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种,制作粗率,有的面文不齐;属于齐的仅存一字或化字;属于东周、三晋地区的有共、垣、济阴、离石、东周等字,属于秦的是半两钱,一般每枚重3~10克不等,甚至更重的。秦统一后,以黄金为上币,方孔圆形的半两钱为下币,从此方孔圆钱在中国保留了两千多年。这种形制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同时便于携带穿挂。半两钱沿用于秦汉,其特征是:先秦半两,文字微带隐起,笔划有方折、圆折,重4克左右;秦半两,重8克(秦制半两=8克),这种重8克的半两钱多数铸于秦始皇时代;汉半两,汉初由于私铸之风甚盛,半两钱越铸越小,有的小到直径不到”一厘米,重不到一克,一捱即碎。汉文帝时半两钱重4铣(汉制1斤=16两,1两=24铢,半两=12铢),又称4铢钱,有的带有地名,如临苗四朱,宜阳四朱、东阿四朱、容邑四朱、下蔡四半等。其特点是字面平整,不带隐起,笔划方折,是西汉种货币。其版别有五种:常见类,钱身上无特殊标记,两字的中竖和上横不连,称有颈半两;有郭类,较多的有外郭,内外郭都有的较少,传形类,半两字形左右倒置;标识类,钱面背有各种划痕、星或凸起,佩钱类,穿孔呈菱形,为随佩挂之钱。存世半两钱一般伪钱极少。因错范戏制出现少数“半半”、“两两”钱。后人或有伪铸,应注意鉴别。

秦半两钱的流通范围,西至河西走廊;东到山东、江苏,北达内蒙古,南抵广州市,东北到达辽东半岛,西南进入大渡河上游,说明秦半两钱是的货币。

贵州嘉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6年

  • 瓷器,字画,钱币,杂项
  •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中天金融101大厦A座

———— 认证资质 ————

没有个人认证
企业认证已通过
天眼查已核实
手机认证已通过
微信认证已通过

最近来访记录

  • 山东泰安网友一个月前在360搜索访问了本页
  • 上海网友一个月前在360搜索访问了本页
  • 四川成都温江网友一个月前在360搜索访问了本页

相关推荐产品

留言板

  • 方孔钱始祖秦半两货币
  • 价格商品详情商品参数其它
  • 提交留言即代表同意更多商家联系我
贵州嘉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方孔钱的始祖---秦半两”详细介绍,包括方孔钱价格、型号、图片、厂家等信息。如有需要,请拨打电话:17716688785。不是你想要的产品?点击发布采购需求,让供应商主动联系你。
“方孔钱的始祖---秦半两”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