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邮票,珍邮,全国山河一片红 |
面向地区 |
产地 |
其它 |
|
材质 |
其它 |
存储条件 |
阴凉处 |
品相 |
上品 |
形式 |
小型张 |
制作工艺 |
雕刻 |
《全国山河一片红》未发行票(简称“一片红”)在新中国邮票中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珍邮”。关于这套邮票的故事扑朔迷离,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一片红”是人们熟悉的一种文革珍邮,属于未发行邮票,现外传两种‘大一片红’与其孪生兄弟‘小一片红’的题材、图案、面值均相同,只是票幅不同:大的为60x40mm;小的为30x40mm。第二,票面上的文字也不同:大的图案下方有一行‘无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全胜利万岁’字样。第三,大的面值标在左下方,而小的标在底部。”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大小两种“一片红”呢?
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除台湾省外)先后成立革命,在北京街头常有敲锣打鼓的庆祝游行。直至29个省市区都成立了革命,游行的规模则更大了。当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与杂志联合发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社论时,从首都北京到全国城乡,军民举办了庆祝大游行。在北京,人们挥动着“红语录”,举着,抬着红色的中国大地图从长安街通过。为了庆祝这一盛事,邮电部军管会决定发行一种纪念邮票。新华社于当年9月8日曾发表过一则消息:“北京邮票厂的工人和邮电部邮票发行局的设计人员连夜奋战,设计出大型彩色纪念邮票‘无产文华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邮票画面呈现出全国亿万革命群众欢呼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喜庆景象。”这则消息中讲的邮票,实际上是“大一红”。
由于当时社会秩序较混乱,邮票审批十分困难,图稿上报后不能按时得到审批,要等待一段时间。为做到及时配合宣传,邮电部军管会就采取先印出样票再送审的办法,印制了一批横票。送审后上级领导对印样提出了意见,设计者万维生根据传达的意见又重新画了邮票图案,将横长型改为竖长型,尺寸由60x40mm改为30x40mm,这就是人们称的“小一片红”。“大一片红”是印样,价格昂贵,如何流入社会不详。
在万维生按照上级领导的意图修改邮票画稿后,新稿很快得到了通过。1968年11月25日,“一片红”在邮局出售。在北京工作的中国地图出版社一职工在北京南城某邮局买到这种邮票后,认为该票地图绘制的不准确,给邮电部军管会写信反映这一问题,很快,邮电部军管会做出决定,急电全国各邮局立即停售,全部邮票清点退回邮电部。但由于有令不行,一些邮局违反规定提前出售了这种邮票,据估计有近千枚左右。对于邮票刷色问题,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革委会,人民日报称此为“全国山河一片红”,不画成红的又能画成什么颜色?台湾省属国民党领导,实行资本主义,不画成白的难道可以与大陆一样画成红的?关于地图,其实当时国内的地图版本很多,有的地图本身就界限不清,邮票设计是艺术创作而不是科学研究,只能抽象地表现,正如画人的五官,不必一一描到一样。此枚邮票,地图是一背景,不是出地图邮票,是各种推想越传越玄吧!那个特殊年代,造就了新中国的大珍邮——《全国山河一片红》未发行邮票。
名称 | 新品收购价格 | 旧票收购价格 | 其他 |
全国山河小一片红 | 50--100万 | 10--15--20万(信销) | 68--120万(实寄封) |
全国山河大一片红 | 380--550万 | 160--240万(信销) | 380--600万(实寄封) |
文革大全套 | 13万左右 | 1万--2万(旧信销票) | 3--5万(盖销) |
黑题词 | 50--100万 | 20-35万 | |
全面胜利万岁 | 60--100万 | 20-30--40万 | |
大蓝天 | 300--500万 | ||
天安门放光芒 | 50-80万 | 20--40万 | |
纪20错版票 | 2万--6.5万 | ||
蓝军邮 | 100-150万 | ||
梅兰芳小型张 | 118000元 | ||
普5天安门 | 26000元 | 1万元(信销票) | |
纪东3工联原版 | 20000元 | ||
纪92蔡伦"公元前"错版票 | 电议 | 电议 | 电议 |
纪54学联错版票 | 电议 | 电议 | 电议 |
清代大龙 | 13000元 | 5000元 | |
红印花小二分 | 2000元 | ||
红印花大四分 | 3800元 | ||
红印花大一元 | 16000元 | ||
清万寿 | 8000元 | 4000元 | |
万寿新单枚 | 120元 | 80元 | |
清蟠龙单枚 | 60元/枚 | 30元/枚 | |
T46 猴票单枚 | 10000元 | 1500-3000元(盖销) | 800-2000元(信销) |
T46猴整版 | 100万 | 41000左右(四方连新票) | |
特62《京剧脸谱》邮票 | 电议 | 电议 | 电议 |